国产chinesehdxxxxvr,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高潮+国产,被黑人猛躁10次高潮视频,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首頁  >  文化歷史  >  文化觀察
學者專家開會研討《蘇母傳》

2022-11-04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在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人是從眉山走出的“蘇家三父子”。不過,很多人看到三蘇的偉大文學成就,卻較少思考這些都是怎么來的?除了與他們的天賦、聰明、刻苦有關,還與蘇家有著優(yōu)良的家訓家教家風分不開。其中,蘇洵妻子、蘇軾和蘇轍的母親程夫人為蘇家優(yōu)良家風的形成付出了巨大辛勞。程夫人(1010年-1057年)出身名門,自幼熟讀詩書,性情仁慈,知書達理,端莊賢淑。她18歲同蘇洵結婚,婚后勸夫以進、教子以學、持家以富。司馬光用“柔順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齊其家”來形容她。程夫人被認為是成就了“一門三父子”的一代賢母,堪比孟母、岳母。

由于女性在歷史中是容易被忽視的群體,后世關于程夫人的記錄和書寫相對要少得多。2022年9月,蔣藍、邵永義合著《蘇母傳》,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書中全面書寫程夫人的成長經(jīng)歷、品德特征,尤其突出其在幫助丈夫、教育子女方面的卓越表現(xiàn),對蘇家家風的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這是近些年來鮮有的圍繞蘇東坡母親的傳記文學作品。該書得到了作家阿來、張煒、徐則臣的聯(lián)袂推薦。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張志烈專門為該書作序《波漾碧池魚喚出香彌綠徑鳳飛來》,說他讀完《蘇母傳》后,“感悟到蘇學研究中的一些事情?!?/p>

有血有肉呈現(xiàn)程夫人一生

10月28日下午,“母儀若水潤三蘇——《蘇母傳》研討會”在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召開。包括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張志烈,川大教授、《儒藏》主編舒大剛等在內(nèi)的蘇學學者、教授,以及伍立楊、白浩、董凡、黎正明等省作協(xié)、省文藝批評家協(xié)會的多位作家、評論家到場,圍繞《蘇母傳》展開了交流研討。該書作者蔣藍、邵永義分享了寫作背后的故事和心得。中國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作家邱華棟通過線上視頻的形式,分享了他對這本書的積極評價。

在研討會上,舒大剛說,這本書讓人們看到女性在歷史中的重要力量。他還提到,書中描寫的民俗或家風家訓,細節(jié)十分到位,令人印象深刻。在宋朝歷史中,許多出名的文人出自眉山。舒大剛說,希望歷史學者、地方史學者、民族史學者繼續(xù)挖掘眉山更多的優(yōu)秀歷史人物,從中汲取優(yōu)秀的精神資源。

古人說:“家有賢妻,如國有良相。”良好的家風不僅能影響一個家庭,而且對整個社會風氣也有巨大的正面影響力。蔣藍介紹,《蘇母傳》這本書的寫作是在眉山市紀委、監(jiān)委和青神縣紀委、監(jiān)委的直接指導下完成的。2021年初,由眉山作家邵永義開始動筆,后來蔣藍加入進行采訪、寫作。2022年6月初完成初稿,隨后,在成都罕見的高溫酷暑中及居家工作期間,蔣藍進行了最后的修訂。

《母儀若水潤三蘇——蘇母傳》采取紙上材料與田野實證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有血有肉地呈現(xiàn)出程夫人的一生。程家原本是北方大族,因安史之亂隨唐僖宗入蜀,定居眉州青神。青神為耕讀之風的典范,有著良好的人文傳統(tǒng)和淳樸民風。蘇母見多識廣,思慮過人,曾親授蘇軾兄弟詩書,以古今成敗治亂的典故,培養(yǎng)他們的品德、情操和氣節(jié)。在蔣藍看來,“作為北宋中期文壇領袖蘇軾,其‘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等廉潔思想,來自于蘇母‘不發(fā)宿藏’的教育。諸如此類的蘇母家風家教故事,對‘三蘇’影響極深?!?/p>

母親的教育給蘇軾極大影響

蘇軾在《記先夫人不殘鳥雀》中,記錄了母親程夫人對殺生行為甚為痛恨,囑咐家里的小孩、仆人,不能捕捉鳥雀。當時,蘇家喂養(yǎng)的一只花貓捕到一只五彩斑斕的桐花鳳(藍喉太陽鳥),小鳥在貓的利爪下拼命掙扎,發(fā)出凄厲的叫聲。盡管蘇軾兄弟勉力救護,小鳥也未能幸免……當蘇軾手捧血淋淋的小鳥不知所措時,伙伴中有人吵著要烤來吃。程夫人見此情景,生氣地責問是怎么回事。蘇軾向母親說明緣由后,程夫人當即利用這件事,教育蘇軾說:“做人不能像動物那樣,要有仁愛、寬厚所有的心?!背谭蛉说脑?,在蘇軾年幼的心靈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這件事極其深刻地影響了蘇軾一生的為人行事,蘇軾54歲時,仍深刻地記著這件事。

當年,蘇家搬進眉州紗縠巷新居不久,便發(fā)現(xiàn)前人窖藏的一壇金銀。面對天降之財,程夫人卻叫人重新埋好,并教育蘇軾:“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財,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這是做人的準則?!碑斕K軾讀完《范滂傳》后,十分感動,問程夫人:“兒若要做范滂,你許我嗎?”讓蘇軾沒有想到的是,程夫人毫不猶豫地回答:“你能做范滂,難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嗎?”這一席話,為蘇軾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蔣藍在研討會上提到,自己在寫作另外一本書《蘇東坡傳》搜集資料時,強烈意識到蘇東坡母親對蘇東坡的教導非常重要,“從很多被記載的小故事,可以看到蘇母的很多言行,都與蘇東坡的人格形成有很大關系?!贝送?,當蔣藍在青神縣調(diào)查采訪時,發(fā)現(xiàn)當?shù)亟?jīng)常有老人們聚在一起“開壩壩會”,一起聊關于三蘇和程夫人流傳下來的故事。這些民間故事也為《蘇母傳》帶來了許多生動的寫作素材。

邵永義在發(fā)言中說,這本書的寫作受到了很大的關注,也得到不少好評,但文學在批評當中成長,就好像人在風雨中成長,“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本書里的不足之處,都還要改正。”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吳雨珂

(《華西都市報》2022年11月04日 A15 )

分享到:
責任編輯: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