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春秋時期最博學的人,在他教出的弟子中,大賢之人就有七十二位之多。
但就是這樣一位先賢圣人,也有曾經被小孩子刁難的時候,而孔子當時回答不出問題的反應,也折射出當下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現的一個嚴重問題。
據《列子·湯問》記載,孔子曾經外出游歷,途中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
一個小孩認為早晨的太陽距離人比較近,中午比較遠。因為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般大,而中午的時候卻像盤子一樣小。
另一個小孩則認為早晨的太陽距離人比較遠,中午比較近。因為太陽剛升起時涼爽,到了中午就如同把手伸進熱水里。
兩個小孩各執(zhí)一詞,爭得不相上下,就請孔子回答,而孔子此時并不能判斷誰對誰錯。兩個小孩譏笑道:“誰說你是最具有智慧的人呢?”
實際上,因為當時的科技并不發(fā)達,孔子不知道——太陽與地球的距離相差并不大,之所以會出現大小和冷熱的區(qū)別,是因為大氣層引發(fā)光線折射和吸收熱量引起的。
因此,孔子不具備天文學知識,不知道答案也是情有可原。
但令人欽佩的是孔子不知道答案以后的反應——《列子·湯問》記載:“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不能判斷對錯,隨后兩個小孩便譏笑孔子。
這說明,孔子面對兩個小孩,直接告訴了他們自己并不知道答案。這樣的反應,對今天的許多父母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向來推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薄谰褪侵溃恢谰褪遣恢?,這才是真正懂得大智慧的人。
但如今的許多家長是怎么做的呢?
當小孩眨巴著天真的大眼睛問:“我是從哪里來的?”、“鳥兒為什么會飛?”等等問題的時候,許多父母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胡亂告訴孩子一個答案,更有甚者,在被問煩了之后會直接訓斥孩子:小孩子家,哪來那么多問題!
事實上,每個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是一件好事。但許多小孩的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思維能力,就這樣被家長的這些回答給扼殺了。
真正具有大智慧的父母會這樣做——耐心地給小孩解釋、回答;如果小孩問的問題自己也不懂,就如實地告訴孩子自己并不知道答案。
這樣做至少有以下三個好處:
其一,能讓小孩知道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哪怕是21世紀的今天,世界上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發(fā)現。正因如此,每個人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不能放棄學習。
其二,家長可以與小孩一起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激發(fā)孩子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決心。在此過程中,能加深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促進雙方的感情。
其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哪怕是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孩子通過親自實踐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許多家長常說自己是一輩子操心的命,但通過以上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讓父母少操不少心。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比绻愕男『栴}總是很多,那么你應該慶幸,而不是不耐煩——因為他是一個擁有好奇心和愛思考的孩子。
像這樣的小孩,如果能夠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培養(yǎng),是一定能夠做出一番成績的。
孔子是春秋時期最博學的人,在他教出的弟子中,大賢之人就有七十二位之多。
但就是這樣一位先賢圣人,也有曾經被小孩子刁難的時候,而孔子當時回答不出問題的反應,也折射出當下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現的一個嚴重問題。
據《列子·湯問》記載,孔子曾經外出游歷,途中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
一個小孩認為早晨的太陽距離人比較近,中午比較遠。因為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般大,而中午的時候卻像盤子一樣小。
另一個小孩則認為早晨的太陽距離人比較遠,中午比較近。因為太陽剛升起時涼爽,到了中午就如同把手伸進熱水里。
兩個小孩各執(zhí)一詞,爭得不相上下,就請孔子回答,而孔子此時并不能判斷誰對誰錯。兩個小孩譏笑道:“誰說你是最具有智慧的人呢?”
實際上,因為當時的科技并不發(fā)達,孔子不知道——太陽與地球的距離相差并不大,之所以會出現大小和冷熱的區(qū)別,是因為大氣層引發(fā)光線折射和吸收熱量引起的。
因此,孔子不具備天文學知識,不知道答案也是情有可原。
但令人欽佩的是孔子不知道答案以后的反應——《列子·湯問》記載:“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不能判斷對錯,隨后兩個小孩便譏笑孔子。
這說明,孔子面對兩個小孩,直接告訴了他們自己并不知道答案。這樣的反應,對今天的許多父母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向來推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懂得大智慧的人。
但如今的許多家長是怎么做的呢?
當小孩眨巴著天真的大眼睛問:“我是從哪里來的?”、“鳥兒為什么會飛?”等等問題的時候,許多父母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胡亂告訴孩子一個答案,更有甚者,在被問煩了之后會直接訓斥孩子:小孩子家,哪來那么多問題!
事實上,每個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是一件好事。但許多小孩的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思維能力,就這樣被家長的這些回答給扼殺了。
真正具有大智慧的父母會這樣做——耐心地給小孩解釋、回答;如果小孩問的問題自己也不懂,就如實地告訴孩子自己并不知道答案。
這樣做至少有以下三個好處:
其一,能讓小孩知道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哪怕是21世紀的今天,世界上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發(fā)現。正因如此,每個人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不能放棄學習。
其二,家長可以與小孩一起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激發(fā)孩子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決心。在此過程中,能加深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促進雙方的感情。
其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哪怕是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孩子通過親自實踐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許多家長常說自己是一輩子操心的命,但通過以上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讓父母少操不少心。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比绻愕男『栴}總是很多,那么你應該慶幸,而不是不耐煩——因為他是一個擁有好奇心和愛思考的孩子。
像這樣的小孩,如果能夠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培養(yǎng),是一定能夠做出一番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