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踏實一詞如何理解,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比較贊成吉鴻昌將軍的一句話,"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一個人如何做人做事,首先就要有腳踏實地的勁頭才能夠一往無前。
偏偏現(xiàn)實中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偏愛走捷徑之路。以為這才是通向成功最快的方式,但是往往得不償失,老人常說的俗語,偷雞不成蝕把米就是這樣的道理。
同時做事不踏實之人往往心存浮躁之人,功利、市儈等常伴其左右,所以成功距離這種人往往很遙遠。但凡做事不踏實之人,往往有以下幾個弊病。
一,做事喜好投機取巧
培根對于投機取巧是這樣說的,"狡猾的小聰明并非真正的明智。他們雖然能登堂入室卻不能入室,雖能取巧并無大智。靠這些小術要得逞于世,最終還是行不通的。"
做事不踏實之人一般都有投機取巧的心理。他們認為做事如果一步一個腳印這樣來走,實在太過漫長。他們希望用走小路走捷徑的方式更快的達到終點。
可是這類人并不知曉的是,之所以我們選擇更為漫長的大路是因為大路前方的荊棘已被前人清除完畢,雖然遙遠卻距離終點更明確,而看起來距離更近的羊腸小路卻到處都是荊棘利刃。另外你在小路要時刻面對岔路叢生的考驗,如此看到看起來更近的小路并不順暢。
投機取巧也許可以成功一次,但不是萬能良藥。若深諳此道,必然他日為其所害。做人做事腳踏實地很重要,只有它才會指引你走向正確的成功終點。
二,做人容易好高騖遠
物理學家約瑟.李曾經(jīng)說過"有遠大的目標固然是好事,但是好高騖遠可能會將你引入歧途",不能腳踏實地之人最容易好高騖遠。
他們崇尚的是市面上一夜暴富的故事。實際上他們只看了一夜暴富的標題,而沒有看到具體的內(nèi)容。世上哪有什么一夜暴富?只不過是這類人日常善于積累人脈、經(jīng)驗以及膽識,而一夜暴富則是這類人的爆發(fā)點而已。
好高騖遠之人往往都不喜吃苦,不愿意為自己的目標作出過多的努力,雖然他們長善于立目標,且制定的目標大多不切實際,也根本沒有完成的可能性。但是這并耽誤他們繼續(xù)在幻想支撐下繼續(xù)制定新的目標。
好高騖遠之人往往都是在畫餅充饑,他們習慣了對自己的理想化的東西大談特談,卻一輩子都也沒有努力過。要遠離這樣的人,只有心無旁騖地做好每件事,才會走得穩(wěn),走得遠。
四,不能沉下心做事
明朝的王陽明說:"事物之來,但盡吾心之良知以應之。"
王陽明認為,行走在世間,不管有事無事都要有修身養(yǎng)性的功夫,只要做到修身養(yǎng)性才能在大事到來的時候做到沉心做事。誠然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每個人都很難靜下心去"修身養(yǎng)性"然后做到沉心做事,靜心做人,不能腳踏實地之人更是如此。
這類人往往內(nèi)心浮躁,做事做人碌碌無為,他們往往看不出一件事情的輕重緩急。而把自己有效的時間用在了無效的事情上,導致本末倒置。結果忙碌一天自己也會疲憊,但是卻沒有做出多少有效的成績。這類人不能說他們不在努力,而是沒有理清思路,沒有找準解決問題的方向而讓時間從指尖輕易而過。
俗語說"哪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我們不能求萬事皆有美好的結果,但是強調(diào)解決問題的過程非常重要,如果你用心了,沉下心了,那么事情就一定會做好。
四,無大局觀,考慮問題不周全
經(jīng)常有人提起大局觀,但是更多的人卻不清楚何為大局觀。所謂的大局觀就是凡事都能通盤考慮問題,不會計較一件事情的得與失,他們更看重的是事物發(fā)展的最后結果。而做事不踏實之人往往就是缺乏大局觀。
這種大局觀的缺失導致他們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上都容易被人詬病,造成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慮問題不周全,格局小了,人就容易鉆牛角尖。抱著管中窺豹的心理去看待問題顯然不夠全面,不能夠通盤考慮問題的人就很難在職場或者事業(yè)上獲得更大的成功。
有大局觀之人往往有非常寬廣的胸懷,不會計較個人的得失,他們喜歡給予別人機會。能吃苦、更勤奮所以更容易成功。
卷尾語
著名的物理學專家錢三強曾說"古今中外,凡成就事業(yè),對人類有作為的無一不是腳踏實地、艱苦攀登的結果。"
成功遠遠比想象的要更難得到,但是做事踏實之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接近成功。
如果你還有一顆奮進努力之心,那么認真的總結下自己是否也有這四種弊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希望所有還在追逐自己理想的人都能如愿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