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很多網(wǎng)友都被一個大學生感動了。他叫邢益凡,今年18歲,體重18公斤。今年高考后,他以645分的成績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
2004年,剛剛6個月大的邢益凡被確診為漸凍癥。這是一種特別殘忍的疾病:剛開始,只是覺得身體某些地方使不上力;慢慢地,身體越來越多地方動不了,越來越多的肌肉不受控制;再然后,所有的部位開始退化,但意識卻很清醒。
因為患病,他的肌肉幾乎不能生長。他能做的最大運動,也就是坐著,并且還得靠下巴抵著桌子才能固定住。平時上課,邢益凡只能用下巴撐在桌上支著頭,眼睛也只能掃視到書本的一半頁面。
上初中的時候,他聽說了霍金的故事,并深受感動。也是從那時起,他立志要做“中國的霍金”,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改變世界。憑著這樣一股勁,借著僅有一點點肌肉力量的雙手,他完成了一張又一張試卷,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大學,他說:“我就想看看,我還能走到哪一步,想再往前奔一奔?!?/p>
邢益凡從小就有一個“航天夢”,因為太空沒有重力,只要到了那里,他就能和所有正常人一樣,自由自在地遨游。而如今,他已朝著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2
在邢益凡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堅韌的力量。那是一種“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勇敢和堅強,他值得所有鼓勵與贊賞。也讓我想起了另一個人,她叫曲晶,“2014年感動河北人物”獲得者。
12歲那年,曲晶確診了漸凍癥,但她還是跌跌撞撞地完成了學業(yè),還出過書、建過網(wǎng)站、參加過歌唱比賽、組織過公益活動……很多朋友評論她,“是一個愛開玩笑、不著調(diào)的漸凍人?!?/p>
她說:“我是一個喜歡做夢也喜歡追尋自由的小蝸牛,因為有了隱形的翅膀,所以有了愛、夢想和勇氣。”
為什么是蝸牛?因為它步伐緩慢,卻無比堅定。她希望通過網(wǎng)站和書,為更多人打開希望的天窗,找到生活的勇氣和快樂。
扶貧濟困、助殘助學、義賣宣傳……一路走來,早已數(shù)不清她參加了多少公益活動。幾乎有她的地方,就有愛心在傳遞。憑借著堅強和勇氣,她把原本曲折的人生過得絢麗非常。
3
無論邢益凡還是曲晶,他們都飽受著疾病的折磨;他們的父母,也同樣深刻明白那種痛苦??烧l也沒有放棄,誰也沒有認輸。
漸凍癥到現(xiàn)在也依然沒有方法根治。邢益凡知道,邢益凡的父母也知道。曲晶知道,曲晶的父母也同樣知道。他們都知道結果早已注定,可還是義無反顧,從不低頭。也許正如曲晶所言:“人來到世上只有一次,每個人所經(jīng)歷的,都充滿了各種可能性。我們一定要走好腳下的每一步,不虛度生命的恩賜?!?/p>
我們許多人,也許都遠比他們幸運。健康的身體,平凡的日常,我們理所當然的生活,是他們難以到達的遠方。我們也會經(jīng)歷跌宕,但每一場起伏、每一個轉折,是未知,也是未來。而我們,只管走好腳下的每一步,再往前奔一奔。
每一個不向命運低頭、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