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觀:和誰過,都是和自己過。
作家梁文道說過:“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如果沒有自己過日子的能力,那他也沒有和別人過好日子的能力?!?/p>
婚姻從來都不是拯救與被拯救的關(guān)系,把婚姻當(dāng)成避難所,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另一半的身上,往往是一場災(zāi)難。
《夢華錄》中,被女主趙盼兒視為妹妹照拂的宋引章,一開始是個典型的糊涂美人。當(dāng)她遇見了“有錢有貌,愛她如寶”的富商周舍,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相識不到半月便隨周舍私奔。
原以為覓得良人,得自由身,卻沒曾想周舍是一個假裝富商的酒色賭徒。
“嫁錯一個人,要了半條命”,這句話用來形容宋引章再合適不過。
《我的前半生》里說:“沒有任何人會成為你今生今世的避風(fēng)港,只有你自己,
在人生這場修行里,走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婚姻,和誰過,其實都還是和自己過。
唯有自己變好了,身邊的人才會對你好。
人生觀:不糾纏,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作家白落梅感嘆:人之用情,若能收放自如,說開始就開始,說散場就散場,沒有留戀,亦無糾纏,那該有多好!
人生,最怕和錯的人,糾纏不清。
《夢華錄》中,趙盼兒深愛著落難書生歐陽旭,并在他讀書備考的三年里,一直資助他。
一心等著他高中后迎娶,可沒曾想,最后沒有盼來愛人,只等到了背叛。
此后的時光里,她始終保持著一種態(tài)度:不糾纏、不回顧、不接觸。
正因如此,她才能坦然進入下一段愛情。
有句話說得好:“你糾纏一樣?xùn)|西,回頭看會發(fā)現(xiàn)你失去了更多東西?!?/p>
唯有放下,才能遇見更好的人,做更好的事。
事業(yè)觀:保持賺錢的能力,活成自己的靠山。
海明威說:“每個人生下來都要從事某項事業(yè),每一個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有自己生活中的義務(wù)。
民國奇女子張幼儀,輟學(xué)嫁給徐志摩后一直得不到尊重。
直到離婚那日她才醒悟:“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我都不要依靠任何人,而要靠自己的兩只腳站起來?!?/p>
于是,她自學(xué)起一口流利的德語,還進入了德國大學(xué)專攻幼兒教育。
回國后,她先是在東吳大學(xué)任教,后來被上海女子銀行聘請,擔(dān)任副總裁,成為金融界的傳奇女強人。
她的努力,不僅改變了命運,也贏得了徐志摩的尊重:
“我以為她懦弱無知,可當(dāng)我離開了她后,她活得更漂亮,而且還能賺錢,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p>
女性最性感的,其實是她的三觀。
愛人先愛己,謀愛先謀生。
一個人只有自己活精彩了,在別人的眼里,才值得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