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
通一次宵唱歌,雖然很快樂,但幾天后感到深深的昏沉和疲憊;
你好久不跑步,跑一次三千米,盡管跑的時候很痛苦,但跑完就很暢快。
前者是通過放縱帶來的多巴胺快樂,后者是是通過努力和勤奮,帶來的內(nèi)啡肽快樂。
多巴胺快樂易得,放縱就可以。
內(nèi)啡肽快樂難求,要瘋狂虐待自己。
但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要去做困難的事情。
我看過一個形象的類比:
多巴胺帶來的興奮感,唾手可得,卻稍縱即逝;內(nèi)啡肽帶來的成就感,難能可貴,卻經(jīng)久不息。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就是遠離多巴胺,追逐內(nèi)啡肽。
只有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樂趣,才會擁有自由篤定的人生。
低級的快感 會拖垮你的人生
我看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做“老鼠也瘋狂”。
一只老鼠被連上了一個電極,當它按下按鈕,就有微小的電流通過電極刺激它的大腦。
我原以為,老鼠被電之后會迅速躲開,想不到它不但沒有逃跑,反而越來越興奮,連續(xù)12個小時瘋狂地按了7000次按鈕,直到最后力竭而死。
原來,電極刺激到的大腦區(qū)域是快感中樞,這里一旦被刺激會產(chǎn)生多巴胺,讓人興奮。
這就是多巴胺的快感陷阱。
它就像精神鴉片一樣,讓人行為上癮,然而,快樂的閾值是不斷增加的。
當同樣的行為被反復重復后,大腦就會產(chǎn)生耐受性,需要有更強烈的刺激,才能激發(fā)出快感。
那種對快樂的饑渴,就像在沙漠中尋找綠洲,到頭來徒勞無果,反倒讓自己更加枯竭。
高級的追求 給你恒久的快樂
對于追求多巴胺的人而言,輕松是暫時的,但痛苦卻是長久的。
而對于追求內(nèi)啡肽的人來說,過程是痛苦的,但結(jié)果卻往往是美好的。
內(nèi)啡肽帶來的快樂,類似于品了一口苦茶慢慢回甘,隨著目標不斷實現(xiàn),讓人越來越有獲得感。
真正的快樂都穿著自律的外衣,需要汗水的灌溉,需要無數(shù)日夜的努力,需要堅持不懈的毅力。
所謂幸運者,不過是懂得把追求轉(zhuǎn)化為自驅(qū)力。
當別人觥籌交錯時,你一個人揮汗如雨;
當別人酣睡淋漓時,你一個人挑燈夜讀;
當別人無所事事時,你一個人默默耕耘。
就像有句話講的:
“真正的幸福,不是狂歡后的落寞,而是努力過后滿滿的充實感和成就感?!?/p>
選擇一條難走的路,剛開始步履維艱,但后邊會暢通無阻。
人生最好的自律,就是學會延遲滿足,去擁抱高級的、恒久的快樂。
遠離多巴胺 追逐內(nèi)啡肽
喬布斯說:
在生命最初的30年中,你養(yǎng)成習慣;在生命最后的30年中,你的習慣決定了你。
他從不讓自己的孩子使用iPad,而是送他們?nèi)ニ搅W校學習飼養(yǎng)動物、種花以及打理家務(wù)。
同樣,比爾蓋茨對自己孩子的要求是:
14歲之前絕不允許接觸手機,不允許玩游戲。
你看,越是快樂的締造者,越是趨利避害,放眼未來。
想要得到長久的快樂,就要遠離多巴胺的誘惑,追逐內(nèi)啡肽的愉悅,產(chǎn)生自驅(qū)力。
低級快樂如璀璨煙花,短絢即散。
高級快樂如靜水深流,滄笙踏歌。
沒有什么快樂,比得上由自己主宰人生來得更痛快。
沒有什么力量,比自律和堅持的力量更強大。
當你開始遠離多巴胺,追逐內(nèi)啡肽,相信我,你會感受到脫胎換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