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劉震云說:世界上有一條大河特別波濤洶涌,淹死了許多人。
這條河叫“聰明”。
生活中,總有人自負聰明,在看不見的地方耍盡心計。
殊不知,這樣的人,撿到的是小便宜,丟失的卻是人心。
套路過剩的時代,真誠與厚道,永遠是一個人的頂級才華。
1
做人最忌諱的
就是心機太深
作家鮑鵬山說過:“計算得失,是人生最大的失。”
做人為自己著想本沒錯,但太過精明算計,只能壞了自己的境界和格局。
電視劇《天道》中,葉曉明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
格律詩公司被龍頭企業(yè)樂圣起訴。
老實的馮世杰考慮的是:歐陽雪怎么辦?如何跟丁元英交代?如何保護農(nóng)戶的機器?
而葉曉明卻第一時間,想著找歐陽雪退股。
丁元英為此評價說:“他是個聰明人,但光聰明是不夠的。”
果不其然,最終格律詩公司勝訴,馮世杰保住了村里的設備,成了公司的股東,而葉曉明白忙活一場,最后什么也沒得到。
人和人的交往,最怕心口不一。
有的人看似值得相處,實際卻心機深沉,很會偽裝;
有的人看起來誠意滿滿,實則不懷好意,不知不覺你就會被其傷害。
媒體人@桌子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桌子的母親偶然間結識了一個阿姨。
這個阿姨口才很好,很會夸人,每次聊天都能逗得桌子的母親開懷大笑。
可就在兩人友誼逐漸升溫的時候,母親卻一聲不吭,與其斷絕了往來。
桌子不解,就詢問母親。
原來母親和這位阿姨曾經(jīng)合伙做了一個小生意,賺了點錢。
沒想到結賬的時候,那位阿姨偷偷在賬目上做了一些手腳。
桌子的母親無意中發(fā)現(xiàn)后,心瞬間涼了半截。
原本說好所有利潤兩人平分,但是在賬目上,她也要想著法要多貪一點,過于算計和精明。
雖然涉及的錢并不算多,卻暴露了一個人的城府。
事后,母親對桌子說:“不要和太復雜的人走得太近。
第一個,你和她相處會很累,第二個,你根本不知道對方懷有什么心計?!?/p>
生活中,有些人總想從別人身上撕去一張皮,披在自己身上。
殊不知,人人心里都有一桿秤,是好是壞,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只是不說而已。
精明過了度,就有損人品;算計過了頭,就有失德行。
做人最忌諱的,就是心機太深。
2
算計什么
就會失去什么
作家小魚叔曾經(jīng)和家門口的菜攤老板娘關系很好。
有天下班,他在菜攤上挑了幾個西紅柿。
老板娘說不夠10塊錢,建議給他湊個整,說完老板娘就隨手拿了一個西紅柿放進去。
結果等到小魚叔回到家,發(fā)現(xiàn)那個西紅柿已經(jīng)爛了。
輕輕一捏,便流了一地的汁。
小魚叔感嘆道:“愛貪圖蠅頭微利的人,總喜歡把別人當傻子。
殊不知,他們所占得的每一分小便宜都暴露了自己,這樣的人是很難把生意做得長久的?!?/p>
此后,他再也不去那家小攤買東西,老板娘自此失去了一個忠實的顧客。
胡雪巖說:“世上隨便什么事,都有兩面,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就要吃虧?!?/p>
為人處事更是如此,算計什么,便會失去什么。
作家劉墉有一次在臺北參加一場慈善募捐活動。結束后,他在附近的工藝品店轉(zhuǎn)了轉(zhuǎn)。
當時工藝品店的老板娘認出了他作家的身份,立馬熱情地對他噓寒問暖。
劉墉有些受寵若驚,于是停下來和對方聊了幾句。
閑談間,老板娘提及募捐的事,并掏出了一張捐款的收據(jù)給劉墉看:
“你看,我也去了一下,還捐了錢呢!”
隨后,她又帶著劉墉參觀她的工藝品,“劉先生買一個吧!算您特價?!?/p>
劉墉對老板娘的人品深信不疑,沒還價就果斷買單了。
結果出了門沒走幾步,就看見另一個工藝品店,櫥窗里放著一模一樣的東西,只要四分之三的價錢。
劉墉當時深感無奈。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偶然間回到那個地方,發(fā)現(xiàn)那家店早就因為生意不好倒閉了。
曹德旺曾說:“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你蓋歷史大廈的每一塊磚。
某一塊磚用壞了,你蓋很高的時候,壓力一大,那個地方經(jīng)不起推敲,大廈就這樣摧毀了?!?/p>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心里一直打著小算盤的人,其實損失的反而更多。
因為被騙過的人,通常都不會主動再給你第二次騙他的機會。
受過傷的人,通常也不會再一次撞上南墻。
處處玩心眼,凡事斗心機,喪失的是自己的信譽。
心機太深,最終栽跟頭的還是自己。
3
高級的聰明是用心
頂級的智慧是厚道
有學生曾經(jīng)問國學大師南懷瑾:什么樣的人容易成功?
南懷瑾回答說,一個笨人,一個不玩手段、對人做事都非常誠懇的人。
確實,機關算盡只會自毀根基,抱樸守拙才是處世智慧。
摒棄自以為是的聰明,做一個真誠良善的人,才能贏得更長久的回饋。
羅永浩早年曾經(jīng)創(chuàng)辦過英語培訓學校。
那個時候,缺乏資金,學校的創(chuàng)建幾度被中斷。
就在他急得抓耳撓腮的時候,一位許久不聯(lián)系的發(fā)小,給他打來了300萬。
羅永浩很是感動,但也覺得疑惑。
他問發(fā)小:這筆錢不是小數(shù)目,況且我們這么多年不聯(lián)系了,你憑什么相信我?
發(fā)小回答說,小時候我們都喜歡翻錄錄像帶,互相交換著看。
那時候很多人?;^,把一部故事片分錄成五盤,然后去跟別人換五盤錄像帶。
漸漸地,大家都這么干了,唯獨你沒有。
就是這個細節(jié),讓發(fā)小認準了羅永浩的人品。
所以在羅永浩危難之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幫忙。
看過一段很贊同的話:
小聰明的人會放肆,但放肆之后發(fā)現(xiàn)周圍只剩下自己;
大聰明懂得克制,但克制之后發(fā)現(xiàn),身邊聚集起了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
有的人處世狡猾,總想著敲你一棒是一棒。
有的人做人笨拙,總想著讓你一點是一點。
前者可能貪得一時的便宜,后者卻能為自己掙得源源不斷的好運氣。
聰明,是有層次之分,有境界之別的。
真正高層次的聰明,不是看似精明的心機,而是赤誠相待的真心。
▽
作家水木然說:“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人品決定一切的時代?!?/p>
錢財會有花光的一天,身價會有暴跌的時候,唯有好的人品,永遠不會貶值。
人品的建立其實也很簡單。
少一點心計,多一點厚道;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少一點算計,多一點坦蕩。
在這個涼薄的世界,做一個心懷滾燙的人。
無愧于心,不畏于行,就是人生最美好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