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了人生中某個路口,我們才后知后覺地反應過來自己是何等幸運地被生活眷顧,又是何等勇氣可嘉地堅持下來。
曾以為翻不過的高山,已成為相框中定格的風景;曾以為過不去的難關,終將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擁有這三種力量,不知不覺間便驚艷了歲月。
有彈性的情緒復原力
不良的情緒有時候會讓人慢慢喪失對生活的信心與勇氣。
人生,磕磕碰碰、跌跌撞撞是常態(tài)。但是有的人在雨過之后立刻天晴,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狀態(tài),甚至還能沉淀些許感悟。有的人卻只能看到消極的一面,一蹶不振。
這其中的區(qū)別就在于“情緒復原力”。
情緒復原力是一種能幫我們從挫折中恢復原狀,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任何困難的能力。
苦難沒有通關文牒,幸運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愈的能力,它幫助我們在成長的路上披荊斬棘,無論跌倒多少次,都能重振旗鼓,揚帆起航。
真誠有效的溝通力
人際交往中,語言表達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必修課。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向他人遞出的一張名片。
真誠、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建立良好溝通的關鍵。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隔閡,往往是少了一場心貼心的交流。
與親近的人交流,不逃避;與同事伙伴溝通,不防備,表達清晰的己見與及時的反饋很重要。
如果你是對的,就要試著溫和地讓對方同意你;如果你錯了,就要坦然地承認。
每個人的生活都需要溝通,溝通像人與人心靈交流的紐帶把人們的心拉近,能消除人們之間的隔閡,能給我們原本平淡的生活帶來多姿多彩。
遇事果決的執(zhí)行力
現(xiàn)實中,能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是“最不起眼”的執(zhí)行力。
真心想通過一場考試的人,是不會大張旗鼓地讓全世界為自己加油的,因為安心備考的人默默放棄了休閑娛樂社交;迫切想要改變自身現(xiàn)狀的人,不會將自己的藍圖繪聲繪色地宣告,因為計劃懸在天上,路永遠在腳下。
真正的執(zhí)行力并非遇見事情頭腦發(fā)熱地蠻干,而是沉淀思考后對事情負責,也對結果負責的穩(wěn)健與堅持。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
所以,不要糾結也不要想太多,只有邁出第一步,一段旅程才算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