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水生萬物。從小就喜歡在雨中奔跑,嬉戲,雨是天賜的。老了,還愿撐起傘,在細雨中看谷雨花……
——題記/李武兵
‖ 春天里,總是懷念故鄉(xiāng)的雨
不知道為什么
這個春天里,總是懷念故鄉(xiāng)的雨
懷念那種親切的感覺
從云里抽出的一根根絲線
有水的柔和與愛戀
能繡成土地上五顏六色的花朵
雨中的桃花,杏花
雨中的蠶豆花,豌豆花
雨中的菜葉,樹葉和草葉
都鮮亮得令人陶醉
有時真想摘下一枝一葉插在水瓶里
裝飾鄉(xiāng)村的生活
兒時并不懂得咀嚼貧窮的涵義
不在意補丁綴在衣衫上
雨中,赤著腳丫
踩起興奮的水花
無憂無慮
追趕竄入水溝的鯰魚
一夜急雨敲響鼓聲
激勵它們溯流而上
從湖汊里趕來與我們嬉戲
即便被捉進魚簍
它們還是活蹦亂跳
滿足童心收獲的快樂
雨中的葉子
貪心地搜集晶瑩的水珠
它們總被風捉弄
搖搖擺擺
滾落成叮叮咚咚的音樂
濕了翅膀的蜻蜓
落在斗笠上不走
牛角上偶爾還歇著一只喜鵲
生動的眼睛
想要找人說話
牛背上坐著的我
從不會寂寞
不知道為什么
這個春天,總是想起故鄉(xiāng)的雨
那些不曉得憂愁的日子
寫在詩里別有滋味
用雨布施的鄉(xiāng)戀
教我吟誦一生
‖ 烘籠里孵出我的春天
春天何止是植物的葉子和花朵
還有這么大一只陶制的烘籠
鋪好草,不是為了取暖
它做了母雞孵小雞的巢
媽媽每天都會去觀察迷于孵蛋的黃母雞
它蓬松的翅膀撐開安全傘
會孵出一個春天
我也喜歡看那只黃母雞
它安詳?shù)纳駪B(tài)是一種品質(zhì)
時爾側(cè)偏著腦袋顯示恬適的神態(tài)
時爾警惕地睜大眼睛
它的自豪感和責任心
讓淺淺的雞冠
專注地發(fā)紅
當雞娃兒啄破蛋殼的禁錮
滾落出滿地春的聲音
嘰嘰、嘰嘰的叫喚很密集
帶著初見世面的驚奇
門外的柳條垂下綠辮子
池塘里的蝌蚪搖動著黑色的小尾巴
桃花一朵一朵打開梳妝臺
歡歡喜喜,扮出新娘的顏色
記得年年都是這樣
當雞娃拱出烘籠的日子
故鄉(xiāng)的春天就來了
‖ 野小蒜,夢里花開
最忘不了野小蒜炒河蝦的味道
最忘不了野小蒜炒雞蛋的味道
只要有野小蒜纏在媽媽的鍋鏟上
滿廚房都是香噴噴的
我家的雞舍置于廚房西門
雞群聞到野小蒜的香氣
也會興奮地拍打著翅膀
"咯咯嗒、咯咯嗒"的叫著
離鄉(xiāng)半個世紀了
饞野小蒜饞得夢里有它的花開
這時會記起童謠唱亮的紫色花
它球狀的模樣很像兒時戴過的瓜皮帽
陽春三月,在麥地里采摘野小蒜
麻利的動作不比姐姐差
在饑荒的歲月?lián)竭M糠粑粑
野小蒜更是飯桌上的佳肴
故鄉(xiāng)土地上生長的野小蒜
伴著媽媽的微笑
至今在夢里
郁郁蔥蔥
‖ 翻白草,觸碰過童年的味覺
有些觸碰過童年味覺的野草
即便在記憶深處沉睡了幾十年
老了,那種味道
還會擇機蘇醒
比如翻白草——雞腿根
它有好幾種名字
在我心上不死
翻白草的正面得到太陽的恩寵
綠如雪里的柏葉
背面卻缺少日光的溫暖
失血似的蒼白
有風吹過
它會斗膽翻白伸冤
不再沉默無語,與風聲一起
喚我的眼睛
此刻在村野的草坡上走著
翻白草會吸引我的視線
那時候這里沒有草莓
發(fā)現(xiàn)一棵翻白草
心里會萌生一種驚喜
即便不是食難飽腹的日子
草根可以解饞
‖ 蛇莓,這個名字驚醒過我的夢
在村前的水塘邊
在村野的淺草叢里
在菜園的籬笆下
兒時,幾乎走到哪里
都能見到名字叫蛇莓的野果
它紅紅的亮晶晶的小臉
格外惹眼地美麗
誘得眼睛發(fā)亮的蛇莓
饞得用目光舔它的蛇莓
因為一個“蛇”字
驚醒過兒時的夢
讓我的手指不敢碰它
老人說它是蛇的食物
濕潤的色澤是蛇涎留下的毒液
蛇莓在村里變成禁果
待到古稀之年眷顧?quán)l(xiāng)愁
尋找兒時深深淺淺的足跡
才知道蛇莓的藥食性
那滋味,在味覺里翻來倒去
已難嚼出當年的感覺
李武兵簡介:
曾用名李武斌,原鐵道兵文藝創(chuàng)作組創(chuàng)作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現(xiàn)代格律詩學會理事,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新華文摘》《人民文學》《詩刊》《解放軍文藝》等報刊發(fā)表詩作千余首,著有詩集《三月梨花飛》《鄉(xiāng)戀》《瑰寶集》《藍色的戀情》《愛心之吻》《李武兵抒情詩選》(上下冊),散文集《太陽鳥》,長篇紀實文學《自然之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