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wǎng)商 · 2020-07-07 來源:騰訊網(wǎng)文化
我國著名文化學(xué)者于丹老師在2015年推出了自己的新書——《人間有味是清歡》。
書中是她對文化與生活、人生與社會的深刻思考,那種自我剖析、自我解構(gòu)的過程讓人們對她的認識也更加深刻,值得我們用心品讀。
但是相比起于丹老師這本書而言,或許書名的出處更有味道。
這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其實出自蘇軾的一首《浣溪沙》。
當(dāng)時蘇軾和自己的好友劉倩叔正在一同游賞南山景致,滿眼美景,詩興大發(fā),隨即寫下了這首名篇佳作。
浣溪沙·細雨斜風(fēng)作曉寒
宋代: 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fēng)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其實這首詞和我現(xiàn)代人所寫的游記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只不過這樣的游記帶有歷史的味道和游玩之人深刻的人生印記。
景致優(yōu)美,野外宴飲,好不暢快,整首詞都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和對生活的熱愛。
這首詞一開頭就說細雨蒙蒙,微風(fēng)輕拂,天氣微涼,好一幅浪漫的景色。
煙雨迷蒙,那淺灘邊的柳樹稀稀落落的,時不時在風(fēng)中點頭,就好像是在像沙灘獻媚一般,這是多么豐富的想象啊。
但是蘇軾對于天氣的微涼絲毫不在意,他專心致志沉醉在迷人的景色當(dāng)中。
他從搖曳的柳枝中嗅到了春天的氣息。
在冬末歲暮之際,能夠發(fā)現(xiàn)新的生機,或許這不僅僅是蘇軾細膩情趣的體現(xiàn),也是他吧人生經(jīng)歷的真實寫照吧。
天高云淡,眼界開闊。河水奔流,生生不息。
蘇軾通過眼前的流水加上自己的想象,將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表達的淋漓盡致。
詞的下闋開始寫野外游覽盡情野餐的歡快情景。
他們外出游玩的時候都帶了哪些食物呢?有一盞潔白如雪的香茶、一盤可口誘人的果蔬,好像頓時有了濃郁的節(jié)日氛圍。
蘇軾在這里通過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加上對宋朝茶道等真實生活情景的刻畫,反映出對寧靜生活的無限期待與向往。
這兩句的刻畫可謂生動形象,將茶葉和果蔬的樣子逼真地描繪出來了。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生活體驗,所以蘇軾才能夠從中體會到生命的真諦。
到底什么是人生真正的快樂呢?或許平淡當(dāng)中的幸福才是最珍貴的吧。
蘇軾借這首詞表達出他高雅的人生追求和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充滿哲理韻味。
整首詞具有高超的藝術(shù)手法,豐富的想象以及深刻的思想,最后一句堪稱畫龍點睛之筆,讓整首詞渾然天成。
可以說這首詞寄托著蘇軾在經(jīng)歷了酸甜苦辣之后對人生的深刻反思,那種閑情雅致與超然脫俗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