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是珍稀的隱形資產(chǎn)。
在紛亂的戰(zhàn)國時期,孟子說:“得人心者得天下”。
在日常交往中,“得人心”助你越來越順,越混越好。
如何輕松得人心呢?
《小窗幽記》里說: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
輕財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智者輕財,散之有道。
《水滸傳》中的宋江,是“俠義”的代名詞。
宋江武功低微,官職卑微,但江湖人士只要見他,“倒頭便拜?!?/p>
這與他的仗義疏財分不開。
宋江喜結(jié)交江湖好漢,無論誰來投奔都會好生招待,從不厭倦;別人問他要財物,他更毫不吝嗇,盡力資助,不圖回報。
李逵上山之后,宋江安排座次,108將有三十六天罡,三十六地煞。
他還樂善好施,經(jīng)常周窮苦人之急,遠近的百姓感恩戴德,喚他作天上的及時雨,及時救苦救難。
后來宋江遇難,從前受他恩惠的兄弟們紛紛為他解圍,讓他化險為夷。
他加入梁山,追隨者眾,人心所向,穩(wěn)坐頭把交椅。
在他人危困之時慷慨解囊,是智者的修養(yǎng)。
輕財,助你輕松聚集人心。
2
律己
要想得人心,先需修己心。
己心如明月,“人心”之星辰才會拱衛(wèi)。
富蘭克林的一生,豐富而偉大。
他提出電荷守恒定律,制作避雷針,是美國第一位享譽國際的科學家;
他起草《獨立宣言》,出任美國第一位駐法大使,是有豐功偉績的開國元勛;
他還是著名的實業(yè)家,為美國的印刷業(yè)作出卓著貢獻。
富蘭克林去世后,兩萬人參加出殯隊伍,整個費城人民服喪一個月以示哀悼。
富蘭克林能影響美國無數(shù)人,從嚴于律己、成就自己開始。
他曾為自己制定過嚴格的十三條美德準則,包括節(jié)制、沉靜、簡樸等。
看似平常,但堅守不易。富蘭克林以異于常人的自律精神,逐一養(yǎng)成這些美德,直到完全具備。
自己沒有閃耀,他人怎么會追光?
要服眾,先出眾。
做出眾的自己,從律己開始。
自律可能很艱苦,但過后的為人處世便會像春風般舒服。
3
量寬
春秋五霸齊桓公尚為公子小白時,師從鮑叔牙。
某次,流落在外的小白欲回齊國繼承王位,路遇其政敵公子糾部下的管仲。
管仲設(shè)伏攔下公子小白,并放箭射中他之后跑走。
后來公子小白回國成功繼位,成為齊桓公,并打敗魯國,管仲被當作俘虜押至齊國。
齊桓公記那一箭之仇,預備報復管仲。
但鮑叔牙勸他,說管仲才華蓋世,必能助齊國強大,當時射箭不過是各為其主。
齊桓公考慮大局,大肚能容,任管仲為相。
管仲深受感動,數(shù)十載兢兢業(yè)業(yè),協(xié)助齊桓公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最終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
世上形形色色人,紛紛揚揚事,總有對自己造成困擾甚至傷害的。不如放寬心態(tài),能容則容。
多一點氣量,就多一道陽光。
氣量的寬度,決定你人際關(guān)系的高度。
4
身先
若想吸引眾人,必須先于眾人。
古訓道: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
在軍隊中,將領(lǐng)以身作則會鼓舞士氣,產(chǎn)生上下一心的強大凝聚力。
前日本經(jīng)聯(lián)會會長土光敏夫,是極其成功的企業(yè)家,受無數(shù)人尊崇。
他的座右銘是“以身作則最具說服力”。
因此,他身為領(lǐng)導,每天提早半小時到公司,并特地抽出時間,與員工一道討論公司問題。
你怎樣以身作則,就會怎樣影響到別人。
父母誠信,孩子就會痛惡謊言;
老師正直,學生則鮮有奸詐者。
領(lǐng)導擔責,員工絕不推脫怕事。
以身作則、敢為人先,為人處世自然領(lǐng)先。
人心很復雜,云山霧罩,不能直視。
但只要做到輕財,律己,量寬,身先,你將會撥云見日,輕松贏得人心。愿我們都能做一個討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