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在中國歷史上可謂聲名狼藉,他不但結黨營私,操縱朝政,殘害忠良。而且策動政變,犯上作亂,以臣弒君,一手導演了秦帝國的二世而亡,成為大秦崩塌的罪魁禍首。
當時的趙高,可以說完全掌控了朝政。朝堂上下,全由他一個人說了算。可是,子嬰為何會那么輕松地把他殺掉呢?
(趙高劇照)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終于明白了“人固有一死”的道理,病死在了第五次巡游的路上。臨死前,秦始皇有太多的不舍和無奈,但他明白,眼下最重要的事,莫過于確立自己的接班人。于是心急火燎地草擬了一份詔書留給扶蘇,希望扶蘇能回來主持他的葬禮,算得上是讓他繼承皇位。
不曾想,膽大包天的趙高竟然串通胡亥,威逼李斯,扣押遺詔,將昏庸無能的胡亥扶上帝位,實現(xiàn)了獨攬大權,掌控了朝政。
趙高雖然成功地把胡亥送上了皇位,但公子扶蘇仍然是他的心頭大患。于是,趙高在隱瞞了秦始皇去世消息后,假傳圣旨,以“不忠不孝”之罪賜扶蘇自盡。雖然扶蘇對始皇的詔命有所懷疑,但生性善良敦厚的他,還是悲憤地選擇了自殺。
除掉扶蘇后,趙高將目標盯在了功勛卓著的蒙氏兄弟身上。他多次向昏庸的胡亥進言,“日夜毀惡蒙氏,求其罪過,舉劾之”,欲置蒙恬、蒙毅于死地。
公子子嬰洞悉了趙高的陰謀,力諫胡亥放過德高望重的蒙氏兄弟。但胡亥知道自己得位不正,而蒙氏兄弟又是扶蘇的親信,唯恐夜長夢多,于是以“阻止先帝立儲”為由,逼迫二人自殺。
趙高在掃清了對帝位最大的威脅后,又開始對秦王室成員下手了。他充分抓住胡亥害怕失去皇位的心理,將金碧輝煌的秦王宮,變成了血流成河的屠宰場,把秦始皇的20多個兒子,10多位女兒,差不多屠戮殆盡,讓秦二世胡亥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李斯劇照)
現(xiàn)在,趙高唯一的心腹之患,就只剩下李斯了。
但李斯不同于他人,他是秦始皇的肱股之臣,是大秦的柱石。狡詐的趙高絞盡腦汁,多次讓李斯在胡亥聲色犬馬之時覲見,終于惹惱了胡亥,對李斯心生怨恨。但趙高明白,僅僅讓胡亥討厭李斯還遠遠不夠,他的目的是置李斯于死地。
于是,趙高又乘機落井下石,拋出了殺手锏,誣告李斯的兒子李由勾結陳勝等人謀反。這一招可謂陰狠刻毒,直接戳到了胡亥的致命痛處,而且李斯還是沙丘政變的知情者。
李斯在趙高的酷刑下,終于還是熬不過了,被迫在趙高事先擬好的供詞上簽字畫押。當胡亥看到李斯的假供詞后,信以為真,把李斯腰斬于市。
不知道刀斧加身時的李斯,是否曾后悔當初的決定?
李斯死后,趙高終于成為了丞相。此時的秦帝國,已是四面楚歌、風雨飄搖。但趙高居然還在朝堂上導演了一出“指鹿為馬”的狗血鬧劇,囂張至極。
終于輪到胡亥了。
秦末農民起義的熊熊烈火,讓胡亥意識到自己淪為了趙高的玩偶。章邯的背叛,更是讓胡亥覺得不可思議。這趙丞相不是說天下太平,盜賊都成不了氣候嗎?怎么在旦夕之間,堂堂大秦帝國就岌岌可危了呢?
趙高害怕了,伙同其弟趙成,開始了弒君計劃。胡亥被趙成的女婿閻樂亂刀砍死,橫尸宮廷。
(子嬰劇照)
胡亥死后,趙高迫不及待地準備登基,一來眾大臣誓死不從,二來據(jù)說他坐上王位后,瞬間就地動山搖。
趙高只好找來公子子嬰,扶為秦王。在趙高的眼里,子嬰最多也是個胡亥,沒什么值得他提防的,他才是秦國的太上皇。
顯然,趙高嚴重低估了子嬰的心機。子嬰目睹了趙高的兇殘和瘋狂后,早已下定決心誅殺他。
子嬰在登基之前,按制需要齋戒5日,然后到祖廟去祭告祖先。齋戒完成后,子嬰?yún)s沒有按時出現(xiàn)在祖廟,這可把趙高急紅了眼。他連續(xù)派出數(shù)隊人馬催促,但子嬰就是不動身。
無奈之下,趙高只好親自來到子嬰的宮里。
等趙高一踏入宮門,早已計劃周詳?shù)淖計?,便下令宦官韓談刺殺趙高。韓談只用了一刀,就讓趙高身首異處,一命嗚呼。
隨即,子嬰下令誅滅趙高三族,喪心病狂、權勢滔天的趙高,就此結束了其邪惡的一生。
一個月后,劉邦入關,子嬰獻城投降,秦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