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翻成夢話。''
這是被稱為北宋''六賊之首''的蔡京,在臨死之前所作的絕命詩。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長,北宋時期的權(quán)相之一、著名的書法家,他曾先后四次出任宰相,前后共達十七年之久,而他的人生四起四落,堪稱為古今第一人。
蔡京出生于仙游縣慈孝里赤嶺(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楓亭鎮(zhèn)東宅村),他是北宋熙寧三年的進士及第,蔡京的仕途之路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官運亨通”,他先為地方官,后任中書舍人,又升遷為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最終在崇寧元年(1102年),蔡京登上了右相之位,隨后更是官至太師。
元符二年(1100年),宋哲宗駕崩后,端王趙佶登基,也就是宋徽宗。
宋徽宗剛一即位,便罷免了蔡京的端明、龍圖兩學士之官位,同時也開啟了蔡京的四起四落之路。
然而精明的蔡京很快就號準了宋徽宗的脈,在他將一幅《愛莫助之圖》獻給宋徽宗之后,宋徽宗決定再次重用蔡京,隨后他就被提拔為司空、開府儀同三司、安遠軍節(jié)度使,改封為魏國公。
崇寧五年(1106年)正月,蔡京被免官,而在大觀元年(1107年),宋徽宗又拜他為左仆射,一躍而為太尉,不但被拜為太師,其封也由號魯國公改為楚國公,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令他辭官退休。
宣和六年(1124年),宋徽宗再度起用蔡京為相,這他的第四次掌權(quán),同時也是他最后一次掌權(quán)。
此時的蔡京老已是眼昏花不能辦事,所有的政事都由他小兒子處理,凡是蔡京所批公文,都是由他小兒子所做,并替蔡京上奏,而當宋徽宗最后一次免去他的宰相之職時,蔡京竟哭著說:''皇上為何不容京幾年?一定是有人進了讒言''。
靖康元年(1126年),因為金軍的大舉南下,宋徽宗慌忙禪位給了宋欽宗,而宋欽宗則將六賊之首的蔡京流放到嶺南,當他走到潭州時去世,終年八十歲。
蔡京一生兇狠狡詐,喜好舞弄權(quán)術(shù),為了培植個人勢力而賣官賣爵,使那些謀求升官的人云集在他的門前,只要是給他送錢納貨,就是一個奴仆也能當上高官。
在皇帝宋徽宗的面前,蔡京專門窺伺宋徽宗的個人好惡,并慫恿宋徽宗奢靡淫樂,他經(jīng)常對皇帝說不必拘泥于流俗,應該竭盡四海九州的財力來滿足自己享樂。
其實宋徽宗也知道蔡京的奸詐,故屢罷屢起,并選與蔡京不合的人來牽制他,而蔡京每當要被免職時,他就去向皇帝跪地磕頭的哀求,毫無廉恥。
關(guān)于蔡京其人,《宋史》中是這樣記載他的:
''京天資兇譎,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顓狙伺為固位計,始終一說,謂當越拘攣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屢罷屢起,且擇與京不合者執(zhí)政以柅之。京每聞將退免,輒入見祈哀,蒲伏扣頭,無復廉恥?!倍洞笏涡瓦z事》中更是稱:''蔡京、蔡攸、童貫之徒,縱恣于上;高俅、楊戩、朱勔之黨,朋邪于下。''
蔡京是歷史有名大奸巨猾,北宋滅亡的千古罪人。
但單從書法藝術(shù)的角度上來講,我們還是應該客觀的評價其書法,不能因為不齒其品行惡劣,而在評論其書法時故意貶低。
蔡京的書法兼收并蓄,博采眾長,以致當時天下流行的盡是蔡體,人們在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最多的詞匯就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不羈的米芾都曾經(jīng)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
也可能是報應不爽吧,如今蔡京流傳下來的作品少的可憐,僅只有幾幅而已,甚至被譽為北宋''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中的蔡京,后世人因其''人品奸惡'',將蔡京改為了蔡襄。
北宋時期曾經(jīng)有一首廣為流傳的歌謠:''打了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而這其中的菜,就是被稱為''六賊之首''的蔡京。
在宋欽宗即位之后,惡名極大的蔡京被一貶再貶,最終死于被貶嶺南的途中。蔡京在被貶時攜帶了無數(shù)搜刮來的錢財,但是由于他的作惡多端,招致了沿途老百姓們的反感,所以在路上舉著錢卻也買不到任何東西,他不由得哀嘆道''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終,80歲的蔡京竟餓死在了潭州的(今湖南長沙)崇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