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4月30日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挪威特羅姆瑟大學教授詹姆斯·路易斯的專著《法輪功:精神戰(zhàn)與殉葬》,該書集中討論“法輪功”和暴力,關注李洪志的教義是如何促使習練者“故意尋求”折磨及殉教。為方便反邪教人士參閱,中國反邪教網將陸續(xù)摘編翻譯該書部分內容,部分題目系編者所加。
“法輪功”的媒體策略
“法輪功”一直在向中國大陸以外的世界宣傳“法輪功”是個和平的精神運動組織,卻受到中國政府不公平的迫害。但是,“法輪功”否認或淡化了李洪志關于報復、好戰(zhàn)和暴力的教義?!胺ㄝ喒Α币环矫鎰?chuàng)建了自己的媒體網站,專注于迫害和人權主題,另一方面利用了西方媒體的反華情緒。
十幾年前,希瑟·卡萬(Heather Kavan,就職于新西蘭梅西大學)通過對澳大利亞媒體的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新聞報道一般傾向于質疑新興宗教運動,并夸大他們的異常行為(理查德森(Richardson),1996;塞爾韋(Selway),1992),但記者們似乎對“法輪功”接受度頗高,他們竭力淡化這個組織的異常信仰,將它與主流(宗教)活動相提并論……我發(fā)現(xiàn)新聞記者們(總體上)支持“法輪功”:61%的報道對其有利,33%較為中立,只有6%是負面的(卡萬 2005)。
鑒于這些顯著的統(tǒng)計數據,以及媒體在對待“法輪功”和其他新興宗教運動上的鮮明對比,我們不禁要問:“法輪功”為什么會得到(媒體的)區(qū)別對待?我認為這是各種因素造成的。
首先,“法輪功”頭目李洪志明令禁止其信徒對外界談論這個組織的核心(即高層次)教義,使得外界對其中一些教義十分陌生,更不用說李洪志教義中有關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同性戀歧視的那些部分。他指示信徒們要向公眾展現(xiàn)”法輪功”是一個被中國政府迫害的無辜的精神運動。
“法輪功”獲取媒體成功的第二個重要因素,是它把對”法輪功”內部教義的討論,轉移到對人權問題的討論上?!胺ㄝ喒Α蹦軌虬炎约褐糜谀硞€流行的詮釋框架內,而這個框架以政治壓迫的角度來管窺中國。
李洪志鼓勵其信徒們向外界展示的故事情節(jié),用的是非常符合西方口味的敘事手法,而這種手法強化了西方原本就對中國自以為是的看法。
正如我和其他人指出的,“通過他們的挑釁行為”,”法輪功”信徒顯然是“故意尋求”并刺激當局來對他們進行鎮(zhèn)壓。”法輪功”遭取締之初,個人可以通過簽署一份放棄修煉”法輪功”的聲明,免除處理。然而,李洪志鼓動稱受迫害有益于提升精神修煉,那些作出最終犧牲的人甚至可以達到“圓滿”的境界。在此類事件上,李洪志鼓勵(信徒)示威和抵抗,其隱藏在背后的意圖,似乎是希望通過媒體視角,利用警察處置“法輪功”人員來激起國際社會的憤怒,從而向中國政府施壓,解除對“法輪功”的禁令。
還有一個因素是,“法輪功”有各種媒體企業(yè),能復雜而巧妙地利用互聯(lián)網?!胺ㄝ喒Α苯M織在被取締之前已經能在中國有效地利用電子郵件進行組織示威(比如中南海示威)(貝爾Bell和博厄斯Boas 2003,283)。四年后,修煉者維護著“全球數百個網站”(同上,278)。在這十幾年間,這一數字無疑成倍地增加,其部分原因是“大多數海外成員都是中國學生和學者,他們既能方便地查閱互聯(lián)網,又有必要的文化資本和技術的能力”(趙2003,214)。
在全球層面,(這)確保了“法輪功”對事件的演繹蓋過了中國政府的解釋。西方媒體的新聞報道壓倒性地支持“法輪功”、譴責中國當局,在中國之外,對該組織的負面評價很少見。毫無疑問,“法輪功”弟子們在網站上發(fā)布的大量信息為富有同情心的記者們提供了現(xiàn)成資源,更何況這些記者還面臨著緊迫的截稿期限(Bell 和Boas 2003, 287)。
此外,截止“法輪功”被取締不久的2000年5月,他們在境外出版了自己的報紙,并于同年8月份在網站上線。2001年,他們建立了新唐人電視臺(最初位于紐約)——一個專門針對中國移民的電視頻道。2003年,“希望之聲”電臺開始廣播。從1999年開始,本身缺乏駐中國記者的西方媒體就收到了“瑞克林(Rachlin)傳媒集團發(fā)出的大量關于”法輪功”的國際信息。但從未有人告知我們的是,這個集團本質上就是”法輪功”的公關公司,由李洪志最狂熱的信徒蓋爾.瑞克林(Gail Rachlin)管理,她也是法輪大法信息中心的發(fā)言人” (卡萬 2005)。
因此,“法輪功”遍布互聯(lián)網,利用它直接發(fā)布的新聞稿、自身媒體來影響其他媒體。“法輪功”還間接地通過其他非“法輪功”信源擴散自己的觀點,造成多個來源口徑一致的印象。例如,“新聞經常引用大赦國際的報告,但它的報告并沒有經過獨立驗證,其主要來源是法輪功”(同上)。還有,“法輪功”信徒及其支持者實際上控制著維基百科的相關頁面。這種控制至關重要。在網上搜索東西時,維基百科的相關條目往往居于搜索結果的第一或第二位,這說明維基百科內容的影響力。維基百科的錄入標準(什么能錄什么不能錄)影響著新聞記者的工作,因為他們經常查閱維基百科,并將維基百科的內容當作“背景資料”直接使用,且不標明出處(Garfinkel 2008)。
新聞記者通常有嚴格的截稿日期,這就導致維基百科這個貌似獨立、中立的信息來源,可以為他們提供一種頗具引吸力的選擇。然而,跟大赦國際的報告一樣,維基百科原來只不過是散布“法輪功”觀點的喉舌。
不過,導致“法輪功”在媒體占據主導地位的另一因素,是中國好像放棄了大部分海外輿論。中國對“法輪功”的觀點,有時會通過《人民日報》這類刊物在海外發(fā)表,或是通過中國駐各國大使館的網站。但來自中國唯一能夠堅持以反“法輪功”為目的的,只有凱風網(http://www.fact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