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英,女,1950年8月5日出生,原成武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民族宗教事務辦公室工作人員。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丈夫白奉田在縣國土資源局工作,兒子白冰長大成人后子承父業(yè),成為縣國土資源局一名職工,一家人其樂融融。陳培英原是一個樂觀上進,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人。80年代熱衷于健身等體育休閑活動,成為縣內(nèi)第一批購買“搖擺椅”健身器材的人。
1998年縣城內(nèi)出現(xiàn)練習法輪功的身影,一開始她抱著強身健體的想法參與了練習,后來隨著“癡迷”程度越來越深,其家庭災難也就接踵而至。
1999年,陳培英的孫女“呱呱”墜地,但因為出生時腦缺氧而出現(xiàn)昏迷、口吐白沫等癥狀,躺在恒溫箱里日夜需要人照看,兒媳體弱“坐月子”需要人照料,兒子白天忙于單位開展的集中治理活動,晚上兩頭跑照料母子二人。疲憊不堪的兒子央求母親陳培英搭把手,照料一下媳婦和女兒。陳培英卻說:我剛入法輪功“大法之門”不久,急需要“業(yè)績”做給“師父”看。本應全力照料兒媳和孫女兩人的陳培英,此時正忙于外出聚會,修“功德”,而對兒媳和孫女兩人全然不顧,致使需要經(jīng)常吸氧的孫女因沒有人照看,而時斷時續(xù),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而落下“腦癱”的重癥,終生需要人照料。
天有不測風云,2000年3月其兒子白冰又查出了“肌無力”的毛病,一開始兒子的一條腿的肌肉開始出現(xiàn)萎縮,兒子說:我的腿有了毛病,咱上醫(yī)院看看吧!陳培英說:不用打針,不用吃藥,上醫(yī)院干什么!你的病由“師父”照看著一定能好。兒媳也說:“媽,聽說這樣的病不好治,咱還是上醫(yī)院看看專家吧!”陳培英說:“不用,我練法輪功是‘一人練功,全家受益’,你丈夫的病自然會好的。”
一段時間后,眼見兒子的一條腿上的肌肉萎縮的不成了樣子,親朋好友都來勸說去醫(yī)院看看,陳培英卻說:沒事,“師父”說過,一切人間磨難都是“上層次”的最好辦法,所有的病痛都是在“消業(yè)”,再說我也能發(fā)功治好兒子的病。兩個月后,兒子的病在一天天加重,一條腿已失去知覺不能再走動,另一條腿的肌肉也日益在萎縮。親朋好友和社區(qū)志愿者不厭其煩地來到家里對陳培英進行勸說:人有了病就得去醫(yī)院治療,你看看周圍的人,誰得了病不去醫(yī)院呀!再說了,你看見有幾個人用你們“大師”的功法治療好疾病的。在大家的一再勸說下,陳培英心里也不由得犯起了嘀咕:就是呀,我給兒子發(fā)功治療了那么長時間了,怎么不見一點成效?“師父”怎么也沒有發(fā)“慈悲”呢?最后陳培英勉強同意把兒子送進醫(yī)院接受治療。但因拖延時間太久,最終其兒子的病情也未能好轉,而癱瘓在床。經(jīng)受不住女兒、丈夫連續(xù)患上重病打擊的兒媳,于2004年離婚棄家而去。面對家庭支離破碎、生活拮據(jù)的現(xiàn)狀,丈夫白奉田心情郁悶,而患上了慢性肝炎。
面對自己為求“功德圓滿”而給家庭所帶來的種種災難,同時在社區(qū)志愿者和所在單位同事的勸說和幫助下,陳培英不由地被深深觸動了,對照和反思自己練習法輪功前后所發(fā)生的一切變化,陳培英潘然醒悟,她覺得最愧對自己的兒子、孫女。如果不是她習練法輪功那該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子?。?/p>
【責任編輯: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