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金原,今年56歲,安徽省潁上縣人。我曾經是安徽省歌舞團的一名演奏員,原本有份令人羨慕的事業(yè),也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自從癡迷上法輪功后,這一切都離我漸行漸遠了。
藝術道路上,我與妻子相識相愛
母親是一名劇團教導員,在我們安徽省潁上縣劇團工作,所以,打我出生起,就同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1978年,我從安徽省藝術學校畢業(yè)后到安徽省歌舞團工作,由于我在二胡方面有突出專長,劇團就安排我擔任二胡演奏員。1982年,我在演出路上與妻子結識并相愛,我們出雙入對,形影不離,常被人譽為藝術界的楊過和小龍女,1985年,我們還代表出國參加第七屆亞洲音樂節(jié)。剛參加工作不久就在事業(yè)和愛情上實現(xiàn)雙豐收,家里人都樂得合不攏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1986年兒子出生,父老鄉(xiāng)親更是把我家當作美滿幸福家庭的典范。
1993年,我和妻子離開家鄉(xiāng)去到了中國南端的海濱城市珠海發(fā)展,一起建構我們的美好生活。然而,不幸的事情卻在我們身邊悄然降臨……
醫(yī)治疾病時,我把希望給了法輪功
到珠海不久,不知是因水土不服還是過渡奔波操勞,我的身體每況愈下,經常犯病,后來還患上了嚴重的心肌炎疾病,頻繁胸悶、胸痛,多次尋醫(yī)無果。身體上的疾病,成為了我追求事業(yè)和建構生活的最大障礙,它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進我心里一樣痛苦難耐。
1998年春節(jié)一過,一位老朋友來找我,跟我說最近社會上有一種氣功很流行,叫法輪功,是專門治病健身的,很多人都在練,效果相當好。經老朋友這么一說,我對法輪功有點心動。朋友隨即從背包里拿出了兩張VCD光盤,說一張是法輪功創(chuàng)始人李洪志的“講法”錄像,另一張是功友治病事例,還遞給了我一本名叫《轉法輪》的書,叫我好好看看。
朋友走后,我把自己關在了房間里,把VCD和《轉法輪》看了一遍又一遍,越看我越投入,越看我越興奮,原來法輪功治好了很多人的疑難雜病,不僅如此,書上還說法輪功是性命雙修的功法,修性、長功,又修命、肉身不死,到“圓滿”時“白日飛升”。就這樣,我被法輪功的神奇治病功效和“圓滿”所深深吸引,開始按照VCD中所教的去練法輪功。
我一天到晚都專心修煉法輪功,把家庭和工作上的事情都拋給了妻子。過了十來天后,我覺得自己身體好像有某些變化,感覺胸口沒那么痛了。這時,我心里認定這是法輪功起到了作用,法輪功真能治病啊!我興奮得像個小孩蹦跳起來。這以后,我似乎把治病的所有希望都交給了法輪功,拼命地練功。
逐漸癡迷中,家庭瀕臨支離玻碎
那段時間里,我專心于練功學法,家里的事自然沒多少的時間和心思去理會,起初的時候,妻子雖偶爾嘮叨幾句,但她以為這是治病必須作出的犧牲??墒请S著時間的推移,妻子感覺我跟以前大不相同,似乎我的一切都被法輪功吸走了,開始覺得不對勁。她多次詢問我這是什么氣功,都練了些什么,對我的埋怨逐漸增多。李洪志說過:“執(zhí)著于親情,必為其所累、所纏”,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對于妻子的關心和抱怨,我不以為然,甚至還把她當成我“精進”的絆腳石,經常與她爭吵。對于我的情緒變化,妻子一時難以理解,更讓妻子無法接受的是我對兒子的教育,由于我聽信了李洪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大法弟子的親人一切都是師父安排的”的說法,對兒子的教育根本不聞不問,放任其自由,使兒子逐漸變得懶惰、冷淡,成績也一落千丈。
見我性情大變,妻子覺得肯定是法輪功惹的禍,堅決反對我再修煉法輪功。妻子的反對,使我對她更加冷漠,從一開始的分房睡逐漸發(fā)展到外出功友家睡,經常在外練功不回家。昔日和諧幸福的家庭已面臨解體。
深陷泥潭里,荒廢了藝術事業(yè)
癡迷法輪功后,我把“練功學法”當作了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慢慢把自己的藝術夢想和事業(yè)前途拋之腦后,對待工作不再像以往那么投入萬分熱情,而是抱著不思進取的思想,上班漫不經心,有時候還無故曠工。對于我的異常行為,領導很不滿意,多次找我談話,我卻不以為然,繼續(xù)專心“練功學法”。
與妻子鬧僵后,我理所當然地認為過了李洪志宣稱的“親情關”,以為再過了“名利關”離“圓滿”就更近了。2001年元月后,我辭去了舞蹈培訓中心的工作,徹底與事業(yè)背道而馳,一心一意忙“圓滿”的事,開始從“練功學法”逐漸向“講真相”過渡,主動上網下載資料、打印、刻錄,到街上散發(fā)宣揚法輪功的傳單,涂寫法輪功宣傳標語……
如夢初醒后,方知早已傷痕累累
在社區(qū)工作者的一次次教育下,我開始反思這些年來自己所做的事所走的路,逐漸看清了法輪功的真實臉面,方知自己早已上當受騙,原來自己所做的事早已與治病初衷漸行漸遠,不僅終結了自己的藝術事業(yè)生涯,也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如今幡然悔悟,自己早已年過半百,耳鬢華發(fā),滿臉皺紋,回憶已逝的青春年華,不禁唏噓不已。對不起,愛我疼我的親人們!請你們放心,我一定會用生命的余熱來溫暖自己、關愛家人、回報社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