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凱風網(wǎng)曝出李洪志當年的“入團申請書”及其“思想?yún)R報”,網(wǎng)民一片嘩然,弟子熱議紛紛。作為反邪教志愿者,筆者看完相關資料后想到李洪志2006年發(fā)布的“退團聲明”,稱“當年的單位,必須都是黨團員,為此,年青時也被動的被入過團……”可見李洪志“入團”并非真心入團,而是帶有強烈的欺騙性。那么,李洪志“入團”是為了欺騙誰呢?筆者以為與李洪志當時的處境有很大關系,請看:
首先,欺騙組織“好用我”。通過李洪志在“思想?yún)R報”中的“希望團支部給自己一定的溫暖和幫助”和“入團申請書”中的“所以我自愿申請加入到團組織中來,并接受團組織的考驗”看出,李洪志當年多么希望獲得組織的信任,成為組織中的一員。組織歷來管人、管事、管物,決定著個人的升遷榮辱,與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李洪志通過“入團”的方式欺騙組織,內(nèi)心有著精明的盤算,進則希望謀求一官半職,讓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滿足;退則希望轉業(yè)時找一份好工作,讓自己一生衣食無憂。狐貍尾巴是永遠藏不住的,一不小心就會露出來,李洪志深受“官本位”封建思想的影響,有著極大的“官癮”。早在策劃“4.25聚集事件”之時,企圖與中央政府對話,謀求“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的位置。據(jù)決裂法輪功后的李昌、王治文、紀烈武等人的回憶資料顯示,當年他們在商議向中央提要求時還有第四條:“‘法輪功’‘大師’要進全國政協(xié)?!弊畛醯奶嶙h是“當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后改成“進全國政協(xié)常委”,再后又改成“進全國政協(xié)”,最后認為不妥才刪去。除此之外,李洪志在《洛杉磯市法會講法》還想著“假如我今天領著大家以君臣的方式領著你們一幫臣民修煉,能不能修煉?(鼓掌)也一定能,而且一定能圓滿”。透視李洪志的一生,很多的事情都是圍繞“官位”打主意,當初以欺騙的方式“入團”,并在現(xiàn)實中以“做好人好事、打掃衛(wèi)生”等方式企圖獲得組織信任,然后讓組織“好用我”。
其次,欺騙戰(zhàn)友“別笑我”。李洪志在部隊服役期間,正是中國“文化大革命”后期,軍隊一直是黨和國家管理的重點。凡是能夠應征入伍的,除了自身素質(zhì)過硬外,還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政審程序,可謂“百里挑一”。但是,李洪志入伍走的是另一條路,據(jù)《以騙起家的法輪功》資料,“為逃避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李洪志投考了解放軍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201部隊‘八一’軍馬場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在樂器班當了小號手。同年4月1日,轉為正式農(nóng)牧工人。1972年12月,他母親求人將他調(diào)入調(diào)到了吉林省森林警察支隊文藝宣傳隊吹小號”。李洪志依靠“走后門”進入部隊,他把部隊的紀律視為擺設,根本不放在眼里,我行我素,“特別是李洪志不守紀律,那在全軍馬場都是有名的。他1972年春節(jié)回長春探家,一直到4月底還沒回場,連假都不請。回來后他挨了批評,還與人吵架。”(《原總后內(nèi)蒙古八一軍馬場領導戳穿李洪志的老底》)中國人歷來講光明正大,反感不正之氣,李洪志依靠“托關系、走后面”入伍一事哄得了別人,哄不了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加之李洪志“吹小號”常常吹跑調(diào),經(jīng)常領導批評,遭受戰(zhàn)友譏笑和不屑是必然的。此路不通選他途,依靠“拉關系”進入部隊的李洪志便在“打掃衛(wèi)生”等方面表現(xiàn)得更格外“積極”,在“思想上”不斷向組織“表忠心”,先后寫出“思想?yún)R報”和“入團申請書”用實際行動加入團組織。無非是想向戰(zhàn)友表明,你們別笑我“來路不正”,俺可是組織的人喲,借此掩飾“來路不正”的窘態(tài)。
最后,欺騙美女“請愛我”。據(jù)李慶遠介紹,李洪志在部隊服務期間,還未成家,屬于單身系列,見了美女就控制不住內(nèi)心的沖動,完全不顧部隊“不準談戀愛”的規(guī)定,偷偷摸摸地給美女送紙條,一個美女拒絕后再選另一個美女送,仍然遭到拒絕。可見,李洪志當年的魅力平凡,在愛情路上一挫再挫,好不失落。情欲這東西,越挫敗越渴望、越渴望越瘋狂、越瘋狂就越會想辦法。24歲的李洪志本已過了入團的年齡,卻偏偏要向組織寫“思想?yún)R報”、遞什么“入團申請書”,非要給自己改變一下身份。李洪志這樣做,無非利用是當時姑娘“不愛紅裝愛武裝”的社會心理,增加追姑娘的“籌碼”。因為,在政治至上的年代,“入團證”、“入黨證”好比九十年代的大學文憑和二十一世紀的“海歸”頭銜,是一種富有吸引力的光環(huán),容易刺激他人特別是異性產(chǎn)生羨慕和信任心理。雖然李慶遠沒有曝光李洪志追“女朋友”的細節(jié),但人們不難想象李洪志為“入團”向女友表白了多少次?又在“姑娘”面前炫耀了多少次?女人的直覺既敏感又準確,無論李洪志表現(xiàn)多么積極、態(tài)度多么真誠,她們都一眼看穿李洪志“入團”背后的貪婪和占有欲,面對李洪志的愛情攻勢,就是堅決說“不”。騙子最害怕人識破,在愛情上飽受挫敗的李洪志心里成結,以至于后來說自己的母親是“魔”、鼓吹“去情論”以及回避自己的談愛經(jīng)歷,且是這種挫敗心理的外在反映。
【責任編輯: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