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針對邪教受害者對明慧網(wǎng)的迷信和對政府媒體的不信任,我們可以進行這樣的談話:
剛才你說宣傳可能是假的,不能相信政府的報紙或電視的東西??墒?,每次你在提到明慧網(wǎng)上東西時,總是很動感情、很確信的樣子。似乎明慧網(wǎng)不是一種宣傳,沒有任何錯誤的可能性,是嗎?
針對邪教信徒認為是在“堅持自己的觀點”和對李宏志的盲從,我們可以開展這樣的對話:
你說你有自己的判斷標準,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那你為什么一張嘴總是說李洪志的書中說過的話?在李洪志面前,你自己的標準在哪里?你自己的標準是什么?
辯論的目的不是為了顯示助人者的勝利或正確,不是為了滿足助人者的尊嚴,而是為了引起幫助對象的思考,幫助對方認識自己。因此,辯論必須是在充分了解邪教受害者、充分尊重邪教受害者的條件下進行。